签合同付首付款为什么你会被骗?定金和订金陷区别在哪?无论是租房还是做买卖,为了使交易安全得到保障,我们都会跟卖方签订合同,或者写上收据以做证明。很多人会感到纳闷了,即便是与卖家签了合同了,最后还是被人骗了,首付款都收不回来,打官司也是输。至于为什么,上海律师事务所—诉宝法律告诉您,教您怎么签署合同交“订”金。
在讲述这两个词之前,我们先看案例两则,为什么同样两个案例,一字之差却是两者结果:
订金案例:2012年3月1日,陈某在某家具城买一批家具,总价为10万元,双方约定陈某预付定金2万元,陈某通过银行转账后,家具城老板书写了一份收据:“今收到陈某支付订金两万元整,2012年3月1日,并加盖了公章。”几天后陈某因为资金问题想退款,希望家具市场老板能退款。家具城老板表示拒绝退款,双方因此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家具城老板退返陈某订金2万元。
定金案例:2020年,两位新人找婚庆公司办婚事儿。婚礼预定在12月,6月份定了一个基本套餐,价值1.6万多,先付了定金1万。到了7月,升级成含策划设计内容的高级套餐,追加了定金6万。婚庆公司到了婚礼前9天,提交策划书,新人不满意,宣布解除合同,要退钱。双方闹到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高级套餐总价13万,按照法律规定,7万当中,最多2.6万算定金,判决公司退还4.4万。新人觉得退少了,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基本套餐价款1.6万多,定金最多3300+元,性质上是履约定金,根据立法精神可以适用定金罚则。后来的6万在性质上立约定金,根据立法精神不适用定金罚则。高级套餐是新人和婚庆公司就修改基本套餐合同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成功自然好说,协商不成就应该退回来继续履行基本套餐,新人宣布解除合同实际上是基础基本套餐,所以这部分的定金不退。最后二审判决:除了适用定金罚则的3300+不退还外,其他应当退还。
在签合同交钱之前,我们先要明白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了解其中的问题所在,写了定金字眼的合同或者收据,您可要注意了,这钱要是中途退出,您可就拿不回来了。
我国《民法典》有说明,下面来看看两者的区别,从字面上来看“订金”有预订的意思,而“定金”则是确定的意思。但是对于这种文字游戏,《民法典》可是有着说明的。
一、首先是定金:
《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民法典》第587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规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知识点:定金不能超过合同总额的20%,如果您中途想毁约,定金是不能退的!
二、其次是订金:
订金在法律中没有明确的概念,法律中也没有针对订金有着说明,也就是说您交给卖方一部分钱款后,是可以通过协商要回来这笔钱的。
那么我们的合同或者收据,已经微信转账该怎么写才合理呢?我们在和对方交易的时候,最好写明这笔钱可以退,获得对方的书面确认,在微信上转款时备注为订金,并且和对方说明这笔钱可以退还,并得到明确答复,不要出现定金字眼,给对方转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