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把钱还了还判刑么
贷款诈骗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虚构借款需求、虚构借款用途、虚构借款人信用等情况,以取得贷款而进行的欺诈行为。如果贷款诈骗者在被发现之后,选择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那么是否还会被判刑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贷款诈骗的法律定义
.jpg)
贷款诈骗是指以虚假的借款需求、虚构的借款用途、虚构的借款人信用等欺诈手段,取得贷款或信用担保,达到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贷款诈骗的行为属于诈骗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还款是否能减轻刑罚
在贷款诈骗案件中,如果被告人在被发现之后选择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是否能够减轻其刑罚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如果被告人在案发后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且积极赔偿损失,那么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还款是否能免除刑罚
然而,即使被告人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并积极赔偿损失,也不能免除其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凡以欺骗、胁迫手段骗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或者诈骗罪。因此,被告人的行为仍然构成诈骗罪,即使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也不能免除其刑罚。
四、结论
综上所述,贷款诈骗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行为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被告人在被发现之后选择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并积极赔偿损失,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然而,即使被告人自行归还所骗取的贷款并积极赔偿损失,也不能免除其刑罚。因此,在进行任何贷款交易时,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避免成为贷款诈骗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