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前申请追加诉讼请求
引言
民事诉讼中,诉讼请求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具体请求,是案件审理和裁判的核心内容。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有权在一定条件下申请追加诉讼请求。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开庭前申请追加诉讼请求展开探讨,结合中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jpg)
申请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第2款的规定,原告在开庭前可以提出追加诉讼请求,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存在新的事实或者证据: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发现有新的事实或证据,足以证明其原有诉讼请求不当,需要追加新的请求。 2. 追加的请求与原诉讼有关联:追加的请求与原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属于同一起诉原因。 3. 符合起诉条件:追加的诉讼请求符合民事诉讼法对起诉条件的要求,包括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4. 追加的请求不会造成诉讼延误:追加的请求不应导致诉讼进程的重大延误,影响案件的及时审理。
申请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问题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34条对申请追加诉讼请求的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
1. 书面申请:原告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追加诉讼请求,并说明追加请求的理由和事实依据。 2. 递交材料:原告应当同时向法院提交支持追加请求的新证据材料。 3. 审查决定:法院收到原告的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应在开庭前准许原告追加诉讼请求。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将驳回原告的申请。
法院审查
法院在审查原告的追加诉讼请求时,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 事实和证据:原告提出的新事实和证据是否真实有力,足以证明原有诉讼请求不当。 2. 关联性:追加的请求与原诉讼请求是否具有关联性,属于同一起诉原因。 3. 诉讼条件:追加的请求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起诉条件,是否存在起诉障碍。 4. 诉讼延误:追加的请求是否会造成诉讼进程的重大延误。
补充说明
1. 追加请求的时限:根据《解释》第134条,原告应当在提交答辩状前申请追加诉讼请求。逾期申请的,法院一般不予准许。 2. 被告追加诉讼请求:在特殊情况下,被告也可以在答辩状中提出追加诉讼请求。法院将按照上述审查原则进行审查。 3. 法院的裁定:法院对追加诉讼请求的准予或驳回应当制作裁定,送达当事人。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结论
开庭前申请追加诉讼请求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原告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查,以确保诉讼的公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