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开庭通知书的真伪
在诉讼过程中,开庭通知书是法院向当事人发出的一份重要文书,通知当事人出庭参加审理。然而,由于开庭通知书涉及当事人的重大利益,因此存在伪造或冒用的可能性。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有必要了解如何辨别开庭通知书的真伪。
1. 查看法院盖章
.jpg)
正规的开庭通知书必须盖有法院的印章。法院印章一般为圆形,中间印有法院名称和所在地,四周印有齿轮状图案。当事人可以对比其他法院文书上的印章,判断是否为同一法院印章。
2. 核对联系方式
开庭通知书上会载明承办法官或书记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法院地址。当事人可以拨打联系方式进行核实,询问是否确有此案开庭的事宜。
3. 注意文书格式
法院发出的开庭通知书一般采用统一的格式,包括案号、案由、开庭时间、地点、法庭名称以及当事人信息等。当事人可以参照法院网站或其他司法文书了解正规开庭通知书的格式,对比手中的通知书是否符合规范。
4. 查阅法院网站
部分法院会在其网站上发布庭审公告信息。当事人可以在法院网站上输入案号或当事人姓名,查看是否有与开庭通知书内容一致的公告信息。
5. 向法院核实
如果当事人对开庭通知书的真伪存有疑问,可以前往法院立案庭或书记员处查询核实。法院工作人员会对开庭通知书进行核查,并向当事人提供确认信息。
6. 注意可疑线索
在收到开庭通知书时,当事人应注意以下可疑线索:
通知书上没有盖有法院印章。 联系电话无法拨通或无人接听。 通知书上提供的开庭时间、地点与法院正常工作时间不符。 通知书上的文书格式与法院的统一格式有较大差异。 对通知书内容有异议,但无法联系到承办法官或书记员。
7. 委托律师核查
如果当事人对开庭通知书的真伪有重大疑虑,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核查。律师可以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开庭通知书进行全面审查,并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决定、命令、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用书面交付当事人并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或者在公告栏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以网络方式送达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具有与纸质送达的法律效力。”
注意:
如果当事人收到伪造或冒用的开庭通知书,应及时向法院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 如果当事人因收到伪造或冒用的开庭通知书而未及时出庭,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