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强迫按手印怎么办
引言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重要法律文书。其中,原告的签名或按手印是起诉状生效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原告在起诉状上被强迫按手印,这不仅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违反了法律规定。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探讨起诉状强迫按手印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jpg)
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状应当由原告或者其委托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这意味着,原告在起诉状上的签名或按手印是自愿且真实的。如果原告被强迫在起诉状上按手印,则该起诉状无效。
法律后果
起诉状强迫按手印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起诉状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强迫按手印的起诉状无效。法院不会受理并审理该起诉状。 侵权责任:强迫按手印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权。原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刑事责任:如果强迫按手印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侵权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应对措施
如果原告在起诉状上被强迫按手印,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强迫按手印的行为涉嫌犯罪,原告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处理。 向法院起诉:原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起诉状无效,并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向律师求助:原告可以聘请律师,由律师代理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举证责任
在起诉状强迫按手印的案件中,原告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是被强迫按手印的。证据可以包括:
证人证言:如果有证人目睹了强迫按手印的过程,他们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据。 医学鉴定:如果原告在被强迫按手印后遭受了伤害,可以进行医学鉴定,以证明伤势与强迫按手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他证据:可以提供其他证明强迫按手印行为的证据,如录音、录像等。
法院的处理
法院在审理起诉状强迫按手印的案件时,将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如果法院认定起诉状确实是被强迫按手印的,则会宣告起诉状无效。同时,法院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侵权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责令侵权人承担违法责任、赔偿原告损失等。
结论
起诉状强迫按手印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告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原告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向法院起诉或向律师求助。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将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合理审判,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