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仲裁维权指南
劳动仲裁是中国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维权途径。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
第一步:收集证据
.jpg)
收集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至关重要,包括:
劳动合同 工资单 社保缴纳证明 考勤记录 辞退通知书或解雇决定书 与用人单位沟通往来的记录
第二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者应当向其住所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信息(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争议请求 事实根据和理由 证据清单
第三步: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当携带申请书、证据材料及复印件前往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会审查材料,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第四步:开庭审理
仲裁委员会一般会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安排开庭审理。开庭时,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到场并陈述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仲裁员会主持审理,对证据进行质证和认证。
第五步:仲裁裁决
仲裁委员会一般会在开庭审理后3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裁决书会载明争议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裁决结果。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裁决书履行义务。
第六步:申请执行
如果被申请人未按照仲裁裁决书履行义务,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执行仲裁裁决书。
注意事项: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申请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后达成的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