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当事人不在家怎么办
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如果起诉的当事人不在住所或居所,原告可能会面临传票无法送达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9条、第100条的规定,此时原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公告送达
.jpg)
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者住所不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公告送达。法院将通过报刊或者法院公告栏等方式公告送达。公告期限为三个月。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2. 留置送达
如果被告在住所或居所暂时无法找到,原告可以申请法院留置送达。法院将传票留置在被告的居所,并将留置送达情况记录在案。自留置送达之日起满二十日,即视为送达。
3. 代送送达
如果被告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他同住人在场,原告可以要求法院将传票代为送达。代送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名盖章,并写明与被告的关系以及送达时间。
4. 委托送达
原告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送达传票。委托送达人应当将送达回证送交法院。
5. 指定送达人送达
如果被告拒绝接收传票,原告可以申请法院指定其他人员送达。指定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名盖章,并写明送达时间。
6. 查询下落
原告可以向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居委会等机构查询被告的下落。
7. 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如果上述措施均无法送达传票,原告可以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法院可以采取拘留、搜查等措施,以强制送达传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需要在《人民法院报》或者当地发行的报纸上公告。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案由 起诉人姓名 被告人姓名 法院名称 传票号 应诉期限 举证期限
举证责任
原告在申请送达传票时,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不在住所或居所。证据可以是以下方面的:
户籍证明 房屋租赁合同 居委会证明 派出所证明
法律后果
如果传票无法送达,法院可能会驳回起诉。因此,原告在提起诉讼前,应当认真核实被告的住所或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