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被告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策略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被起诉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俗称“老赖”。对于原告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应对被起诉人是“老赖”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以下执行措施:……(二)划拨被执行人存款;(三)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采取执行措施。对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采取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出行等措施。”
二、诉讼策略选择
1. 申请强制执行
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生效判决。法院受理后,将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划拨存款、查封财产等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传、罚款,甚至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2. 申请执行异议之诉
如果被执行人对执行措施提出异议,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之诉。法院审理后,会依法裁定是否认可被执行人的异议,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申请追加执行人
如果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执行,原告可以申请追加执行人。法院可以依法将与被执行人有关联的第三方列为共同被执行人,共同承担执行责任。
三、非诉讼手段
1. 申请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经审查核实后,可以将其纳入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信用惩戒,限制其高消费、乘坐飞机等权利。
2. 申请限制出境
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限制被执行人出境。人民法院经审查核实后,可以依法对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被限制出境的被执行人,不得出境。
3. 申请财产保全
如果被执行人有转移或变卖财产的风险,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经审查核实后,可以依法采取冻结、查封等保全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四、其他建议
1. 充分收集证据
原告在提起诉讼或申请执行时,应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例如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隐藏转移财产等。
2. 积极配合法院执行
原告应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例如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参与财产查封等。
3. 寻求专业法律援助
如果原告在应对“老赖”时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帮助原告制定诉讼策略、收集证据、申请执行措施等,提高维权的成功率。
结语
面对被起诉人是“老赖”的情况,原告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多种诉讼和非诉讼手段,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也会依法采取措施,加大对“老赖”的惩处力度,维护司法的权威和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