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仲裁不发工资
概述
工资拖欠是劳动者面临的常见问题。在中国,劳动者拥有多种法律途径来追讨未付工资。其中一种途径是仲裁。仲裁是一种非正式的争端解决程序,由仲裁机构主持。仲裁通常比诉讼更快、更便宜。
.jpg)
仲裁程序
在中国,仲裁由地方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提交申请:劳动者需要填写仲裁申请表并提交给仲裁委员会。申请表应包含有关拖欠工资的详细信息,包括金额、支付期限和拖欠原因。 2. 受理申请:仲裁委员会将审查申请并确定是否有理由受理。如果申请被受理,仲裁委员会将通知雇主并安排仲裁听证会。 3. 仲裁听证会:在仲裁听证会上,劳动者和雇主将提交证据并陈述各自的论点。仲裁员将主持听证会并努力调解争议。 4. 仲裁裁决:如果争议无法调解,仲裁员将做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劳动者和雇主均具有约束力。
证据准备
在准备仲裁时,劳动者应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来支持其索赔,包括:
工资单 银行对账单 合同 电子邮件或其他通信记录
法律依据
仲裁不发工资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些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权利以及追讨未付工资的程序。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6条规定:“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时效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如果劳动者在60日内未申请仲裁,则将丧失仲裁权。
注意
在仲裁之前,劳动者应尝试与雇主协商解决争议。 劳动者可以聘请律师代表其出庭仲裁。 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雇主拒绝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