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被起诉了怎么办
什么是高利贷?
根据中国法律,高利贷是指年利率超过36%的借贷行为。根据不同情况,高利贷可分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
.jpg)
高利贷被起诉的后果
如果高利贷被起诉,出借人将面临以下后果:
合同无效:高利贷合同属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刑事处罚:如果高利贷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出借人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相关监管部门可对出借人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被高利贷起诉后的应对措施
被高利贷起诉后,借款人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积极应诉
收到法院传票后,借款人应积极应诉,及时提交答辩状并出庭参加诉讼。
2. 举证证明
借款人应收集证据证明借贷合同中的利率超过36%,如银行转账记录、借条等。
3. 请求法律援助
如果借款人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缺乏,可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咨询,寻求专业帮助。
4. 协商还款
如果借贷合同未超过36%的利率,借款人可与出借人协商还款方案,避免诉讼的负面影响。
5. 报警举报
如果借款人掌握出借人涉嫌违法犯罪的事实,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举报。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贷款渠道:向银行或有信誉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签订合法合同:借贷合同应明确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方式等条款,利率不得超过36%。 保存证据:保留借贷合同、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 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避免过度借贷。
中国的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明确禁止高利贷行为。以下法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刑法》第175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高利贷的通知》
结语
高利贷是一违法行为,借款人应注意规避高利贷陷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幸陷入高利贷纠纷,借款人应积极维权,采取正确应对措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