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被逃逸怎么办——逃逸肇事的法律责任与应对措施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其中不乏肇事者逃逸的情况。逃逸肇事不仅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导致逃逸者面临法律责任。那么,当我们遇到肇事逃逸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逃逸肇事的法律责任和应对措施。
一、逃逸肇事的法律责任
逃逸肇事是指肇事者在造成交通事故后,未在现场停车等待处理或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而是擅自离开现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 行政处罚
肇事逃逸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肇事逃逸的行为将被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
2. 刑事责任
对于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逃逸肇事者,将面临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逃逸肇事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人员伤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后逃逸,又再次造成人员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应对逃逸肇事的措施
1. 立即报警
遇到肇事逃逸的情况,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然后立即报警。报警时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包括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车牌号码等,以及肇事车辆逃逸的方向和时间等信息,以便警方及时追捕。
2. 收集证据
在等待警方到达之前,可以收集现场证据,包括拍照、录像、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警方追查肇事逃逸者的身份和车辆信息,从而加强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
3. 保留好个人权益
在处理肇事逃逸的情况时,要保留好自己的权益。可以与肇事逃逸者或其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宜,或者委托律师进行维权。同时,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以便获得相应的赔偿。
总之,逃逸肇事是一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会导致社会舆论的谴责。当我们遇到肇事逃逸的情况时,应该及时报警、收集证据、保留好个人权益,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社会交通安全作出贡献。